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股价月涨超50%后,中国核建遭原始股东减持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张雨薇近一个月股价涨幅超五成的中国核建(601611.SH),遭遇原始股股东的减持。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张雨薇

近一个月股价涨幅超五成的中国核建(601611.SH),遭遇原始股股东的减持。

10月27日晚,中国核建公告股东减持计划,出于经营发展需要,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在公告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3014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公告未明确减持价格区间。

10月28日,界面新闻致电中国核建董秘办,相关人士表示:“减持价格区间按照交易所有关的减持规定进行,如有减持进展,将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公告。”

近一月以来,中国核建股价已累涨约55%。若按照10月27日收盘价13.93元计算,中国信达顶格减持可套现约4.2亿元。

中国信达是中国核建的发起人股东之一,也是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2010年10月,中国核建由中国核建集团将主营业务经过改制重组,联合中国信达、航天投资及中国国新共同发起设立。

股价月涨超50%后,中国核建遭原始股东减持

中国信达当前持有中国核建约3.0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0.26%

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中国核建设立时,每股成本约为1.47元/股。由此可计算,中国信达此次减持后可获浮盈约3.76亿元。

2017年9月,中国信达开始第一次减持中国核建,累计套现约3242.91万元。2021-2022年,中国信达也公布过减持计划。

中国核建的控股股东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比例56.76%,实控人为国资委,201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其主攻核电工程、工业和民用工程建设,是国内核电工程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总营收534.72亿元,同比减少2.11%;净利润7.98亿元,同比减少16.48%。

展开全文

其中,核电工程建设实现营收177.54亿元,同比增长17.71%;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营收303.76亿元,同比下降14.92%。

中国核建最近股价大涨,与核聚变概念集体拉升有关。

在9月底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工博会上,注册资本150亿元、正式挂牌成立仅两个多月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首次公开亮相,展示了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此后,核聚变概念股屡次大幅拉升。除中国核建外,合锻智能(603011.SH)近一个月涨幅达39.41%,上海电气(601727.SH)涨幅11.62%,西部超导(688122.SH)涨幅42.1%。

中国核建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实现主机安装第一阶段相关任务。其还为 “中国环流三号” 等聚变装置改造提供工程支持。

核聚变是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因巨大的能量潜力、近乎无限的燃料供应以及零碳排放的特性,可控核聚变技术被视为破解当前全球能源困局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终极能源”。

当前,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已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今年1月,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东方超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刷新世界纪录;3月,“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运行。

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该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据央视新闻当时报道,BEST预计将在两年后建成,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到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10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预计BEST项目将在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截至10月28日收盘,中国核建股价报收13.38元,下跌3.95%,市值为403.25亿元。

该公司当前市盈率为19.54,市净率为1.87,显著高于所属二级行业——基础建设当前的平均值,后者分别为10.05和0.7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8wh.cn/3452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