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要是欧美死活不肯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如何?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C919还真干不掉波音

没错,适航证就是飞机跨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C919就无法飞行在欧美的天空,而飞机的买家对安全的需求也很明确——欧美的认证就是最好的保障,只有拿到FAA和EASA的认证,才算是“有了保证”。没这个认证,飞机的安全性和价值根本没法打保票。

原创             要是欧美死活不肯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如何?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C919还真干不掉波音

没错,适航证就是飞机跨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C919就无法飞行在欧美的天空,而飞机的买家对安全的需求也很明确——欧美的认证就是最好的保障,只有拿到FAA和EASA的认证,才算是“有了保证”。没这个认证,飞机的安全性和价值根本没法打保票。

你知道,这两大认证机构——美国的FAA和欧洲的EASA——几乎是全球航空监管领域的“金标准”。他们制定的适航标准,几乎被全世界的航空监管机构照搬。要是一个新飞机通过了他们的认证,等于给了全球航空公司一个“安全OK”的信号。没有它们的认证,飞机想卖到欧美市场,几乎不可能。

全球的大飞机市场一直是波音和空客的天下。根据2024年的数据,空客一年交付766架,占市场62%,波音交付347架,占28%,两家加起来几乎控制了90%的市场。

原创             要是欧美死活不肯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如何?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C919还真干不掉波音

剩下的10%才轮到巴航工业和中国商飞这些后起之秀。而C919,要想从这两家公司口中抢到订单,拿到欧美的适航证绝对是第一步。如果连在欧美上空飞都不能,航空公司根本没理由采购一架只能在国内飞的飞机。

展开全文

更麻烦的是,欧美市场不仅是高端航线的集中地,还是全球航空租赁公司最重要的市场。像AerCap这样的航空租赁巨头,买飞机的第一考虑因素就是能不能拿到FAA和EASA的认证。如果没有认证,飞机根本不能租出去,残值也低。反过来说,租赁公司就不会愿意拿这种“不靠谱”的飞机。

说到这儿,俄罗斯的SSJ100支线飞机给我们上了一课。早年,它通过了EASA认证,结果吸引了爱尔兰租赁公司的订单,欧洲市场一度看好它。可惜,后来因为技术问题,EASA暂停了认证,国际订单瞬间归零,最后只能在俄罗斯和少数几个市场苟延残喘。

原创             要是欧美死活不肯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如何?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C919还真干不掉波音

俄罗斯的MC-21也是一样,性能对标空客A320,但就是因为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订单全靠国内撑场,国际市场根本无法打开。相比之下,波音的订单量动辄几百架,差距真的是天壤之别。

而C919,若走上同样的道路,哪怕在国内获得了东航、南航的订单,也只会困在“家门口”。东南亚的市场可能会对性价比有所青睐,但那些真正能提升品牌价值的欧美大订单,根本无法触及。

产能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2024年C919才交付12架,而波音即使经历了737MAX的风波,年交付量依然稳定在300架以上。C919的产能之所以上不去,除了自主生产经验不足,供应链也受制于人。C919的40%零部件依赖进口,包括与空客A320neo同款的LEAP-1C发动机。如果没能拿到欧美的适航证,这些国际供应商可能会被施压断供,那时C919的生产线岂不是直接卡住?

原创             要是欧美死活不肯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如何?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C919还真干不掉波音

类似的情况早有先例。中国参与的欧洲伽利略导航项目,在美国的压力下,不仅被踢出项目,甚至核心技术合作也泡汤了。中欧航天合作也一样,欧洲宇航员原本准备到中国空间站,可最后因“预算问题”变卦。这一系列事件,都表明欧美的“技术封锁”无处不在。

EASA对于C919的认证进程变得比预期更加艰难,估计还需要3到6年才能通过。理由是“系统集成需验证”,但C919的发动机和飞控系统大多数都是欧美供应商提供的,这看起来更像是借技术名义设置市场壁垒。

没有欧美的适航证,C919的成本压力会更加严峻。波音由于年产几百架飞机,研发成本早已摊薄,单机利润非常大;但C919如果只能依赖国内市场,年产量无法上去,研发投入也无法收回,成本就降不下来,售价自然没竞争力。

原创             要是欧美死活不肯给中国大飞机适航证会如何?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C919还真干不掉波音

2027年C919计划将年产量提高到150架,但就算实现了这一目标,跟波音的产能相比仍然差距巨大。而且,如果没有国际市场来分担风险,一旦国内需求波动或者波音启动价格战,C919根本没有反击的空间。

中国民航局虽然预测未来20年国内市场将新增9000架飞机,但“本土称王”和“全球抗衡”是两码事。波音的订单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抗风险能力强得多。

C919若拿不到欧美适航证,永远只能在“家门口”打转。别说超越波音,就算成为真正的全球航空巨头,都差了最关键的一步。这就像一家想做全球生意的餐厅,最终却因为拿不到欧美市场的卫生许可,只能在本地开几家分店,永远不可能成为跨国连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8wh.cn/3332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