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剥离“重大影响”身份?太平资产副总辞任沪农商行董事,长期股权投资变金融资产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张晓云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张晓云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张晓云

界面新闻记者 | 冯丽君 张晓云

沪农商行(601825.SH)10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李冠莹因工作原因,辞去该行董事职务。李冠莹的离任不会导致该行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不会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

公开资料显示,李冠莹现任太平资产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兼财务负责人。截至目前,中国太平通过太平人寿持有沪农商行4.3%股权。

对此,太平资产回复界面新闻称,投资沪农商行是保险资金多元化组合运用的一部分,本次辞任沪农商行董事是基于保险公司会计准则调整需求。太平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专业特长,持续深化双方友好合作。

业内分析认为,李冠莹辞任后,沪农商行将不再是中国太平的联营企业,不再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新会计准则下,中国太平对沪农商行的投资将计入FVTPL或FVOCI资产。

剥离“重大影响”身份,长期股权投资变金融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企业对于被投企业是否具有重大影响是判断是否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关键,而不仅看持股比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尹中立此前撰文指出,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前提条件是要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和重大影响,在国际通行保险行业的规则中,持有20%的股权可以认为是实施控制和重大影响。该规则在我国的执行过程中将持股比例标准大幅度降低,只要持股超过5%(达到举牌标准)就视同实施控制和重大影响。

虽然中国太平对沪农商行的持股不足5%,但中国太平2024年年报显示,“本集团通过委派一位董事对上海农商行实施重大影响,因此将其确认为联营公司,以权益法核算。”

“如果两边兼任的话,李冠莹既是太平的高管,又是农商行的董事,这笔4.3%的股权在会计上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辞任后这笔投资就是金融资产。”相关行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

展开全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界面新闻表示,“李冠莹辞任是太平为了甩掉‘重大影响’身份,在新会计准则下,没了这个身份,太平人寿持股沪农商行就可以不再按联营企业核算,减少资本占用。也就是说,不派董事,现在的4.3%股权≠联营企业,不再用权益法,改成按市价记账(公允价值),股价涨跌不再影响太平利润,资本更轻,财报更稳。”

FVTPL和FVOCI二选一

2020年12月,财政部修订印发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执行,其他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2023年,中国太平已使用新准则。

相较于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金融资产分类有明显变化:

旧会计准则的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持有至到期投资(HTM)、贷款和应收款项类投资(LR)四类。

新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也称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也称交易性金融资产)三类。

尹中立表示,新会计准则下,险企的股票资产需要在FVTPL和FVOCI中二选一。如果保险公司买入的银行股列为FVTPL资产,那么买入银行股价波动将直接计入险企当期损益;如果列为FVOCI资产,则通常旨在长期持有,不以出售为目的,而是为了稳定收益。

某头部险企资管部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中国太平对沪农商行持股不足5%,又没有董事派驻,沪农商行就不属于中国太平的联营企业了,接下来就是计入FVTPL或者FVOCI。”

按照FVOCI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权益法之下,无论被投企业是否分红,投资方都可以根据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如前文所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前提条件是要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和重大影响。

头部险企多数股票资产计入FVTPL

从五大A股上市险企来看,多数股票资产都计入了FVTPL。

东吴证券表示,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除权益基金全部计入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外,各险企股票投资也仍有较高FVTPL权益占比,这部分股价浮盈会直接计入当期利润。

根据东吴证券数据,2025上半年五家A股上市险企股票归入FVTPL的占比中,新华保险(81.2%)、中国人寿(77.4%)最高,中国太保(66.2%)、中国人保(53.6%)均超过五成,中国平安(34.7%)不到四成。

剥离“重大影响”身份?太平资产副总辞任沪农商行董事,长期股权投资变金融资产

随着近两年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速,险企买上市银行股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发现,今年以来险企已举牌30次,其中平安人寿最为频繁,今年以来已举牌12次。

以中国平安为例,今年以来,已举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还持有汇丰银行、平安银行股票,其中平安银行是平安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事实上,中国平安自2023年就开始大规模买入银行股。其2024年持有股票市值为4373亿元,比2022年增加2086亿元,期间主要增持银行股。2024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银行股表现亮眼,A股银行指数(882115)累计涨幅达11.5%。尹中立此前指出,银行股上涨的真正原因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民生证券认为,从风格来看,险资主要偏好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红、业绩确定性强、净利润表现较好(分红有保证)等标的。长端利率中枢下行以及鼓励保险作为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险资权益标的选择也将重视“绝对收益”作为压舱石,触发举牌既体现了险资持续偏好此类股票标的,夯实绝对收益基础,也体现了通过举牌等方式应对会计准则切换给权益投资带来的波动。既有望获取长期投资收益,也有望兼顾当期利润波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8wh.cn/3223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